冯大娘今年66岁,4月8日因消化道急性穿孔,由外县紧急转运到白城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刚刚脱贫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宽裕又突发急病,陪同冯大娘前来就诊的老伴因身无分文急得团团转。时间就是生命,在得知冯大娘的特殊情况后,急诊医护人员立即报告医院,紧急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先救命,后考虑钱的问题。

急诊医护人员一边电话通知普外科医生会诊,一边快速为冯大娘完成建立静脉通路、生命体征监测、采血等一系列处置,在急诊分诊护士全程陪护下,冯大娘被紧急送到手术室接受急诊手术,术后转到ICU进一步观察治疗,医护人员还暖心地为守候在ICU门外的冯大娘老伴买水买饭。
像这样无条件为患者治病又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急诊发生,本轮疫情以来,很多乡镇卫生院和个人诊所都不开诊,白城中心医院急诊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白城地区大部分急诊急救任务。尤其是白城市区实行静态管控后,急诊接诊量不降反升,而且病种增多、救治难度增大,4月3日以来,白城中心医院急诊共计接诊1564人次、抢救危重症患者49人次,120急救车出诊154 次、点对点转运患者13人次。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是白城中心医院急诊人的一贯作风。急诊科主任王珊珊介绍说:“此次疫情以来,急诊科人员积极请战,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急诊人员紧缺、工作量大,我们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最多一天白班接诊120专车转运患者15人次、夜间接诊120专车转运患者16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0人次;除此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风险大,所有来急诊就诊的危重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都没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我们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一律在立即抢救的同时采集核酸,这就对我们急诊医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院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急诊科现场办公,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及急诊实际情况给予工作指导,不断完善急诊就诊流程、发现阳性患者转运流程及转运后消毒隔离措施等,对急诊诊疗区域进行改造,将抗原检测前移,增派医护人员补充急诊工作力量,为急诊工作增加了安全保障。

同时,院领导还多方联络协调市里相关单位,调集救护车和司机到我院急诊增加转运力量,指派专人负责患者转诊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沟通联络省内上级医疗机构,接收本地医疗条件和能力无法救治的患者,及时将其用救护车转运到长春相关医疗机构,最多的时候一天出车往返长春转运患者5次,救护车司机全程穿戴防护服和护目屏,连续十余小时不吃不喝,保证患者在最佳的治疗时间获得最有效的救治。

目前全体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在院闭环管理,在超负荷的工作和风险压力下,急诊人仍然保持着团结向上、勇当先锋的精神风貌。因为就诊患者多,为了不耽误救治,医护人员常常是“热饭变凉饭,午餐变晚餐”,但从没有一人喊苦喊累,医生董云启技高人善,在救治病患的同时,还主动帮助照顾患者,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无陪护的大娘,小小善举温暖人心体现了医者仁心;年近60的韩永梅护士长带头奋战,除了协助主任做好日常科室工作外,哪个岗位缺人手她顶哪里,跟120车转运新生儿,楼上楼下护送患者,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护士纪新宇和高颖连续工作24小时没有任何怨言,她们说“我们每个人都尽力而为多干点,大家的压力就会小一点”;年轻男护士任洪佃甲状腺术后病假还未结束,得知科室当前缺人手主动要求回到岗位,他说:“科室最难的时候,我一定要与大家在一起,我们共渡难关”……

有一分光就贡献一份热,疫情当前,白城中心医院急诊人勇担风险,沉着应战,尽职尽责,虽有艰难困苦却都无怨无悔,用每一次逆向而行的坚定脚步,守护生命,照亮寒夜。